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四川网友 朱迈:抗通胀恍如昨日,现在专家们又在谈通缩压力。我们一般消费者如坠云里雾里。能否为我们解释一下?

沈明高:这次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人们对市场特别是对价格的信心。然而,目前价格信号混乱,不应该成为不尊重价格的理由。价格信号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只有搞对价格,才能使之真正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去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快速上升带动了中国的通胀,CPI一度超过8%。中国政府采取了直接补贴生猪养殖户的方式来平抑物价。政府还限制了粮食出口,加大对粮农补贴。在14个月的时间里,食品CPI从两位数降为个位数,效果不可谓不明显。但是,随着危机的深化,中国CPI从8%以上降为负增长只用了九个月的时间。

如果当初政府不直接限制价格,供给方对价格的反应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通胀水平或许会暂时攀升至两位数,但好处也很明显,即农民从价格上升中得到了好处,其消费增加可以减弱目前通缩的压力。

在数量干预之下,通胀时期,政府需要补贴生猪养殖户和粮农;进入通缩时期,这样的补贴不但不能减少,反而可能会继续增加。由于补贴的水平很难赶上价格波动的水平,农民由于价格控制带来的损失往往大于政府补贴的好处,价格控制的实际结果是农民补贴城镇居民,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价格干预不仅扭曲了资源配置,也扭曲了收入分配。

尊重价格,意味着要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价格作出反应的时间,并根据价格信号变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subtitle=]

    北京网友 王伟杉:4月,中国自2008年2月以来首次减持美国国债。最近,俄罗斯和巴西也宣布,将减持美国国债。会否形成各国一起抛售美国国债的局面?中国是否会跟其他国家一起抛售美国国债?

沈明高:如果中国等美国国债的主要投资国继续减持,美国财政赤字融资的成本将上升,其国债收益率继续升高,为美国经济复苏投下变数。

近来,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攀升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市场预期未来通胀将重现,二是对美国财政赤字可持续性的担忧。此外,外国投资者减持美国国债对其收益率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但数据表明,4月美国国债增发主要由国内投资者消化。

在今年4月之前的12个月中,中国共增持美国国债2615亿美元,减持44亿美元实在微不足道,这还可能是部分债券到期导致的被动减持。

短期之内,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一起大幅度减持美国国债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小。中国目前持有的美国国债占全部外国投资的23.4%,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大幅度减持将导致债市波动甚至崩盘;而且,由于持有美国国债的余额较大,减持美国国债改持其他资产(如IMF债券和黄金等)的空间很小。最好的策略无非是:一、提高短期国债的比例;二、持有国债到期。

从中期来看,中国对美国国债的减持主要表现为新增规模下降。中国外汇储备增速放慢甚至有出现负增长的可能,这制约中国继续投资美国国债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国更加依靠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来促进增长,中国将永久性减持美国国债,但这尚需时日。

[subtitle=]

河北网友 戴文:日前,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确保在恰当时候提高利率,确保低利率不会持续太久,因为这种货币政策会产生副作用,至少体现在通货膨胀方面”。这番表态能兑现吗?美联储能防通胀于未然吗?

沈明高:目前,0%-0.25%的目标利率,使得美联储几乎可以无拘束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然而,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影响的是短期利率。

美联储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实质,是由央行印钞票来购买政府国债,亦称国债“货币化”。同时,由于没有诸如政策利率的标杆限制,美联储理论上可以无限地通过印钞票来为政府融资,正是这一政策引发了市场对未来美元通胀的担忧。

不少人抨击这是美国故意制造通货膨胀来转嫁债务负担。尽管这样的可能不能完全排除,但是,“量化宽松”政策也存在着客观的约束:其一,如果无节制的宽松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美元的国际地位将遭受重大打击,美联储必须权衡两者的利害;其二,美元通胀固然会稀释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元资产,同样也会损害美国居民的购买力。何况,反通胀也是美联储的主要职责。

因此,问题主要不在于美联储是否愿意控制通胀,而在于其能否控制通胀。历史经验表明,如果美联储不计代价,是能够控制通胀的,这种代价甚至包括总统连任落选。此外,控制通胀重在改变市场的预期,一个独立的、致力于反通胀的央行本身就是稳定物价预期的重要力量。此外,时间点的选择决定了美联储的成败。一旦出现美元通胀苗头,美联储能否及时调整政策以控制通胀的蔓延,这仍是一大挑战。■

话题:



0

推荐

沈明高

沈明高

50篇文章 4年前更新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