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笔记 | 复苏顶部已现,加息待明年

最近,关于工资增长的需求引发投资者对中国大陆通货膨胀的高度关注。中国将会进入一个工资膨胀时期。但是工资膨胀不可能过快。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台湾和韩国的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工资会出现明显的膨胀。2008年,中国人均GDP刚好超过3000美元。不过,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工资膨胀及其后果不可能像台湾和韩国那样严重。
工资提高对工业竞争力和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会部分地被其他有利的方面所抵消。生产者会在国内消费和信贷扩大......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美国货币史(1867-1960)》最早发表于1963年。至今,这本著作在货币理论和实证研究中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每当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出现时,弗里德曼的名字就会被经常提起。
本书专门研究货币存量(即现在通称的M0、M1和M2)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两位作者通过对美国和国际历史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证明了“货币至关重要”(money matters)这样一个基本理念。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两位作者发现,货币是一个独立的和可控的力量,影响着整个经济的进程。
这个道理现在已经广为人知,也为越......
四川网友 朱迈:抗通胀恍如昨日,现在专家们又在谈通缩压力。我们一般消费者如坠云里雾里。能否为我们解释一下?
沈明高:这次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人们对市场特别是对价格的信心。然而,目前价格信号混乱,不应该成为不尊重价格的理由。价格信号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只有搞对价格,才能使之真正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去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快速上升带动了中国的通胀,CPI一度超过8%。中国政府采取了直接补贴生猪养殖户的方式来平抑物价。政府还限制了粮食出口,加大对粮农补贴。在14个月的时间里,食品CPI从两位数降为个位数,效果不可谓不明显。但是,随着危机的深化,中国CPI从8%以上降为负增长只用了九个月的时间。
如......
全球经济失衡是不是这次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目前尚有争论。但无可置疑的是,由于全球经济失衡,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或经济体能够“脱钩”于这次起源于美国的危机。失衡是否引发危机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经济复苏是应该建立在失衡的基础上,还是建立在反失衡的基础之上。 失衡本身存在着自我加强的惯性。目前各国采取的政策措施,不但没有能够摆脱,反而更加依赖于这样的惯性,这需要引起各国关注。各国政策制定者是继续存侥幸的心理,希望通过一些局部调整和修补,全球经济就可以恢复到昔日的繁荣;还是直面失衡的危害,并在短期稳定经济的同时,将失衡的危害降到最低水平,这是一个利在长远但决策却在当下的关键问题。......
山西网友 樊乡:温家宝总理不久前说:“外汇储备资金实际上是银行的借贷,不是财政资金。”对此应如何理解?
沈明高:外汇储备是中国的资产,相当于国内储蓄与投资之差。外汇储备既可以分散于企业和个人,也可以由政府或央行集中持有,或者介于两者之间。如果企业和个人用人民币购入外汇,或者不将已经赚到的外汇换成本币,这样的外汇就是一种形式的储蓄或投资,也是一种资产。
在中国,外汇储备主要集中在央行。以前,主要通过强制结汇的方式由央行购入外汇;后来,由于企业和个人预期人民币升值而不愿意持有外汇,央行为了防止人民币过快升值而不得不大量买入外汇,最后导致央行外汇储备规模急剧扩张。
由于央行本身没有收......
四月底的台湾气候宜人。从北京到台湾,既没有时差也没有温差,几乎不需要任何的调整就可以开始工作或旅游。
台湾《天下》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台湾第一本新闻财经类刊物,创办人是殷允芃女士。
在去台湾之前,殷女士到访北京时我们见过面,她还参加了《财经》杂志今年4月15日在北京主办的“寻找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论坛。
4月28日,在台北参加第一场论坛之后,殷女士和《天下》杂志副总编贺桂芬女士与我一起共进午餐,之后还带我们参观了《天下》杂志编辑部。
在创办《天下》杂志之前,殷女士曾......
来台湾之前,听说过很多风景名胜,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到此一游,但只有宜兰是唯一排在必去名单上的。
由于行程安排得比较满,《天下》杂志副总编贺桂芬女士建议27日下午3点一下飞机就直奔宜兰。没想到的是,贺女士亲自驾车陪我前往。“宜兰是乡下”,贺副总编是这么跟我介绍宜兰的。
当然,贺女士知道我此行的目的。
她在我到达台湾之前,就帮我联系到了林毅夫先生的大哥--林旺松先生。在这之前,我与林旺松先生见过几次面,他在大陆有投资,前几年经常往返台湾与大陆。这次有机会去拜访林先生,就是......
4月27日,早晨5点起床,赶7:45分的国泰航空公司班机从北京飞香港,再转机到台北。
受台湾《天下》杂志之邀,我将于28日-30日分别在台北、台中和台南参加三次论坛。
在这之前,很多人问我到没到过台湾,我通常会反问:怎么才算到过?
1996年6月的某一天,我在台北郊区住过一晚。
当时,我还在斯坦福大学啃书本。暑假,从旧金山经台北转机到香港。由于飞机晚点,到达台北时已经是晚上10点左右,被告知香港机场即将关闭,我们只能在台北过夜。
我和我的同学李果(现为世界银行驻南非资深经济学家)结伴而行,从旧金山出发就巴不得飞机晚点,借道到台湾一游。当听到广播通知留宿台北的时候,我们不但没有丝毫的抱怨......
3月27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G20会议应具有超出20国本身的视野”一文,就“能否在短期稳定全球经济,长期解决全球结构失衡问题方面达成共识”这个问题明确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看法。
这篇文章承认,中国政府今年提出的“保八”是一个高目标。这一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来自外需的萎缩,因而必须通过“扩内需”来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去年11月中国政府提出的“4万亿”刺激经济方案的重点仍然在投资,主要是因为投资增长被认为是短期内稳定经济的最有效手段。
投资增长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一方面体现为内需的快速扩张,可以缓解一些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需求不足的局面,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另一方面......
北京网友 杨双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表示,不会发行全国性消费券。个税起征点是否调整,将会征求代表、委员的意见,并召开听证会。您对这两个问题怎么看?
沈明高: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来看,通过发放消费券(或增加对中低收入人群的补贴)和减税,是可供选择的短期消费振兴措施。
发放消费券的直接受益者应是中低收入人群。这次金融危机为政府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既有助社会平等,又能够起到提振消费的目的,还不用担心通货膨胀的压力。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可以提升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缓出口企业需求不足。哪怕这样的效果是暂时的,哪怕发放消费券的结果替代......
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是过去几年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的主要动力,净出口贡献了GDP增长的近四分之一。然而,进入2008年后,对外贸易的角色开始转变,外需已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09年仍然将延续这一趋势。
动力顿衰
在长期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下,中国经济对外需的依赖程度逐年提高,货物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20.8%攀升到2007年的36.3%。按照世界银行早前的统计口径,这一比例更高。在国家统计局最近调整2007年的GDP数据之前,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40%,在过去的不到十年里翻了一番。
然而,由于外部经济的不景气,中国的出口引擎在2008年下半年已开始全面减速。当年按美元计价的货物出口增长放慢到17......
有关世界货币的讨论由来已久。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金本位体制的崩溃,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各国都在寻找或催生美元之外新的世界储备货币。日元的崛起,欧元的诞生,都是国际储备货币市场竞争的结果。
但是,谁能够真正成为核心储备货币最终还是要由市场来决定。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储备资产中,美元资产占比仍然高达60%以上,美元依然是国际储备货币的龙头老大。
用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最大问题是,该货币的发行国的政策必须同时兼顾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流动性,同时还要保持币值的相对稳定,而这在有些时候是矛盾的。美国政府为了避免国内经济的深度衰退,不得不采取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
危机是市场对新生事物的一个再认识过程。在特定条件下,全球失衡是一种形式的均衡,资金“富裕”国借贷支持他国高消费,只要高消费能够持续,均衡就可以维持。然而,美国支持过度消费的金融体系不堪“高杠杆”之重,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终结了高消费,演变为金融和经济的双重危机;由于债权国对外需的依赖,又使得债务国危机发展为债权国危机。 这次危机会否催生一个新的均衡,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谁能主动调整,谁就可能率先稳定并复苏。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涉入不深,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部经济衰退带来的需求不足。通过扩大内需,提振制造业需求,是目前中国政府稳定经济的主要手段。扩大内需既有量的问题,也有结构问题。......
北京网友 袁清思: 美国政府将对主要银行展开“压力测试”,评估审查其财务状况,确定哪些银行需要额外注资。那么,美国政府会不会将主要银行国有化呢?
沈明高:短期来看,国有化的可能性还不大。美国政府认为,目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对银行的监管是适当的。
美国政府之所以拒绝银行国有化,主要是担心这样的讨论将进一步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导致更深的市场恐慌。但是,有关讨论并没有因此结束,银行持有的风险性资产可能随时恶化,侵蚀银行的基本面,银行国有化仍然是美国政府不得不为之的最后一招。
尽管美国政府已经通过了第二波刺激经济的方案,美国金融市场动荡依旧,经济衰退进一步加深。美国主要银行(如美国银......